我校成功舉辦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發布時間:2015-06-01 發布者:
教學研究室
點擊次數:次
5月30日,由教務處、校工會、人事處聯合舉辦的遼寧師范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在文科樓圓滿落幕,校領導宮福清、韓增林、劉向軍以及教務處、校工會、人事處的負責人親臨現場觀摩指導,并出席講評和頒獎儀式。三個賽場分別由教務處肖立莉、安志紅、王非主持。
作為“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系列活動之一,本屆大賽是歷次大賽中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一次賽事,旨在深化教學改革,倡導新型理念,促進廣大青年教師教學整體能力的普遍提升,搭建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和教學經驗的交流平臺。大賽自4月22日開賽以來,得到了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各二級學院和全體教師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大賽按人文社科和理工兩個組別、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初賽選拔由各二級學院組織開展,對晉級決賽的教師,學院為其配備指導教師,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過程設計到教學手段應用、教學語言等各環節進行反復推敲、悉心指導,并通過教學指導委員會集體聽課、院內公開課等形式進行錘煉提升、精心打磨,最終共有來自19個學院的45位教師晉級決賽。決賽在總結歷屆比賽經驗的基礎上,對參賽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所有參賽教師準備5個參賽教學節段,由賽會抽簽確定參賽節段;加強了評委陣容,邀請了學校省級教學名師、學院院長、教學副院長、知名學者、校教學督導和青年骨干教師代表擔任;對賽事進程進行了反復演練,做到環環相扣、緊張有序;增設了評委點評環節,以提升大賽的內涵和價值。
本次決賽亮點頻出,參賽教師或講解邏輯嚴密、深入淺出,或旁征博引、激情揮灑,或課件精美、語言詼諧;“翻轉課堂”“基于問題教學”“研究型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交流、碰撞……充分展現了我校青年教師新穎的教學理念、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扎實教學基本功。

宮福清書記、韓增林校長親臨現場觀摩

劉向軍副校長和相關部處負責人在比賽現場聽課
賽后的專家點評更是精彩紛呈,朱寧波、王衛平、鄒偉三位教授以自身豐厚的學養、豐富的經驗和名師的風范,結合切身體會對本組參賽教師表現進行點評。專家點評既有理論高度又結合具體案例,肯定成績如沐春風,批評建議切中肯綮,整個點評因其理論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視野的寬度,點燃了與會教師思想的火花,引發大家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考。專家們勉勵青年教師:要用心靈感悟教學真諦,用實踐探究教學真知,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成就自身的價值。同時也肯定了教學競賽這種形式使全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得到了檢驗,教學能力建設得到拉動。

朱寧波教授對人文社科一組參賽情況進行點評

王衛平教授對人文社科二組參賽情況進行點評

鄒偉教授對理工組參賽情況進行點評
經過激烈的角逐,本次比賽共有6名教師分獲人文社科組和理工組一等獎,13名教師榮獲二等獎,26名教師榮獲三等獎。頒獎儀式上,教務處苑曉杰處長公布獲獎名單,校黨委書記宮福清、校長韓增林、副校長劉向軍分別為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教師頒獎并表示祝賀。

校領導出席頒獎儀式

宮福清書記為獲得一等獎的參賽教師頒獎

韓增林校長為獲得二等獎的參賽教師頒獎



劉向軍副校長為獲得三等獎的參賽教師頒獎
“十二五”期間,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通過名師示范課、教學經驗交流會、教學沙龍、教學大賽等多種形式,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在歷次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典型,對全校教師起到了較好的帶動、示范和輻射作用,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已成長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獲獎名單
人文社科一組
一等獎 影視藝術學院 遲文敬
教育學院 田 佳
二等獎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丁 男
文學院 李 娜
外國語學院 袁曉亮
國際教育學院 趙黎明
三等獎 國際教育學院 車 慧
教育學院 景 時
影視藝術學院 莊 君
文學院 姜 巍
外國語學院 朱 虹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劉 旭
外國語學院 陸育紅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李春利
影視藝術學院 薛實夫
人文社科二組
一等獎 國際教育學院 高志武
數學學院 趙欣宇
二等獎 法學院 李春斌
政治與行政學院 張麗艷
體育學院 劉麗娜
體育學院 宮 華
法學院 邢 震
三等獎 政治與行政學院 李 論
管理學院 王 志
音樂學院 羅丹陽
美術學院 莫德格
音樂學院 張 放
管理學院 張 鵬
美術學院 許洺銘
管理學院 徐 鑫
體育學院 劉 羨
理工組
一等獎 化學化工學院 劉 翠
數學學院 王泓娜
二等獎 生命科學學院 李鐵松
物理與電子技術學院 張 濤
物理與電子技術學院 孫中皋
心理學院 高 雯
三等獎 生命科學學院 宮 正
數學學院 包振華
化學化工學院 遲玉賢
心理學院 曲可佳
城市與環境學院 高 源
生命科學學院 譚 靚
城市與環境學院 車亮亮
城市與環境學院 劉天寶
教務處 校工會 人事處
2015年6月1日